疫情过后新零售将面临新的挑战

发布时间:2020-02-11 03:02:00

新冠状病毒疫情扩散开来已历时一月有余,并在不断持续中。从春节期间的全国大范围居家隔离开始,零售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就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在线下零售受居家隔离的国情冲击时,线上零售已经不仅在为民众带来便捷,而是一步步成为各年龄段人群的日常所需。
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以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开始,然而目前武汉整体的情况在向好的方向走,火神山医院已开始投入使用,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点也已经规划。因此人们很快将目光从“口罩防疫品”转向囤积“蔬菜肉禽”等生活必需品。“疫情比我们想象中严重,但武汉居民的生活秩序也没有外界认为的那么混乱。”盒马武汉万家汇门店的店长黄河介绍。疫情爆发以来,盒马万家汇门店的线上订单增加了数百倍,每天的配送单量在3-5分钟之内就约满,线上商品很快就售罄。
疫情期间囤货使得原本充足的春节备货打破了缺口,网络谣言风气四起也让某些商品短期内售罄。这一现象不仅发生在武汉,全国各地陆续可见。不仅仅双黄连口服液的奇葩谣传导致全国范围的双黄连缺货,双黄莲蓉月饼也奇迹般被抢购一空,网上谣传“北京超市、菜市要关门一周”导致北京大小超市新鲜菜品供应紧俏。
与损失惨重的餐饮与旅游业不同,表面来看,零售商超、尤其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似乎“一片大好”,原本的春节淡季也因疫情转为“旺”季。但在更多从业者看来,疫情是对新零售企业综合能力的一次大考,洗牌会发生在疫情之后。
虽然盒马、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以线上订单为主的企业都是订单量爆增,但由于一些地方封村、封路,商品变得难以流通,整体产业链受到的影响还是很大,疫情使得整个社会秩序被打乱,供应链组织出现问题。即便是每日优鲜这样的生鲜电商平台也深受封村、封路的影响。过去十几天,每日优鲜的整个供应链都遭遇了困难,但他们很快组织了一线团队去克服、协调。大年初二、初三起,每日优鲜就动员各地工人,靠人拉肩扛的方式把货品运输出村,同时不断协调各地的管理部门,在做好防护措施和人员登记的情况下,逐渐恢复正常的物流运输。每日优鲜大年初四开始逐渐恢复供应,蔬菜供应量比此前增加了一倍,每日达到一千吨;鲜肉售罄率也控制在10%以内,95%的订单已实现2小时送达。 
中国农业的上游产能巨大,但同时也过于分散。疫情爆发后,各地方政府第一时间关闭了大型农贸集市,这也意味着更多市场供给需要新型的零售企业直采直销,物美、家乐福等大型商超货源供应比较稳定,但对更多生鲜电商企业来说,升级供应链需要一定的时间。
与每日优鲜相比,一直聚焦供应链、为B端提供生鲜产品的美菜所遇到的问题则另有不同。“我们能明显能感觉到成本的增加,首先是物流,本来法定假期人力成本就有所提高,同时受疫情影响,物流整体订单量减少,变相导致了配送效率降低。”美菜高级副总裁江川说。对于美菜而言,仓储成本也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美菜加大了家庭配送业务。小型餐饮企业正是美菜的“衣食父母”,春节期间,美菜这部分2B用户订单量下滑严重。“但家庭用户的业务增长明显。美菜的创始人刘传军一直都在尝试将触角伸向C端,但在此次疫情前,美菜的2C业务都没有太大声响。而与餐厅的批量采购、计划性采购不同,家庭用户对生鲜的需求量更大,生产、加工和分拣的步骤更多,这也是美菜这一时期仓储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盒马在武汉的两家门店每天的出勤人数都在300人左右,每家门店有配送人员50名。“相比此前的高峰时期,配送人员减少了一半,而且还是整合了饿了么的骑手,但线上的订单量增加了数百倍。”实际上不止武汉地区,受春节一线员工返乡和疫情影响,人力不足是盒马全国范围内面临的最大困难。自疫情爆发以来,盒马武汉的18家门店就进入到一线作战的状态。
为了解决人力难题,更多零售企业开始“跨行业”抱团取暖。2月3日,盒马宣布与云海肴、新世纪青年饮食有限公司(青年餐厅)合作,共同解决现阶段盒马人力不足与餐饮行业待岗人员的收入问题。截至2月9日,已有30家企业超过1600名员工在盒马上岗。从目前武汉门店的运营状况来看,供应稳定充足,盒马总部也在全力帮武汉调拨人力,各大供应商也给予支持。黄河表示,2月6日,盒马的自有品牌“日日鲜猪肉”已经在武汉各门店上架。
面对城市内配送运力不足的问题,更多企业选择预约配送与门店自提。“疫情当前,用户的需求突然就变了,供应链、人力一时之间确实跟不上,对于多点来说,如何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将人力、物力发挥到最大功效,是很大的考验。”多点CEO张峰说。“从数据来看,多点出现了防疫、蔬菜、肉品三波售卖高峰,个别门店也曾出现少数产品暂时买不到货,但绝大部分供应是有保证的。最近多点和麦德龙都推出了菜肉生鲜产品套装组合的预售模式,线上预订,次日配送到家。”从京东到家提供的数据,也能看出线上生鲜配送需求的急剧增加。疫情期间,京东到家订单量同比2019年增长了374%,其中,粮油副食商品的订单同比增长740%、肉品增长710%、蔬菜增长440%。与阿里巴巴整合饿了么与盒马的配送人力相同,苏宁也调配了数千名苏宁电器员工到家乐福,实现了真正的“跨界共享员工”。这也意味着在新零售领域,“强者愈强”的趋势或会进一步扩大。总体来看,大平台彰显了更强的反应能力和调度能力。
由细微见大势,疫情过后,行业会加速洗牌。本次疫情凸显了未来零售的发展方向。未来不会再有新、旧零售的区分,行业巨头一定是线上线下同步发展,谁走在前面,谁才有机会成为获利的一方。疫情过后,行业将面临一场洗牌,在疫情考验下成长的企业将迎来一轮发展。
疫情爆发,很多传统零售企业迅速加快线上布局。可以说,疫情在倒逼传统零售企业的线上转型,包括步步高、永旺、绿地优选、卜蜂莲花等企业在内的近40家连锁商超,都已在疫情期间上线京东到家。
疫情持续,新零售企业现有的运营模式会进一步优化、甚至是固化。2003年非典期间,电子商务在中国市场还是新物种,彼时的阿里巴巴更偏重的是2B业务,而当前线下的新零售企业,不管盒马还是每日优鲜,都已相对成熟。很多预售、套装、无接触配送的方式在未来可能得到保留。
一些企业建立的生态体系保障了他们的综合能力。疫情过后,盒马与阿里系的其他企业联系或更为紧密。疫情极大提升了新零售企业的市场渗透率,许多原本转化困难的中老年人,此次被迫转向线上买菜。由此看来,如何做好扎实的用户运营、保持新增用户粘性,成为各企业未来需要思考的重点。
不管是盒马、多点还是每日优鲜,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反思自己的供应链模式,也在研究如何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在经历了这个春节的缺货、断货后,新零售企业早年跑马圈地式的“2VC”的商业模式将被抛弃,靠烧钱维生的企业,需要下苦功去修炼内功,以期在未来大洗牌中脱颖而出占据一席之地。
 

版权所有:潍坊市新经济研究会 鲁ICP备19062799号-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云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