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在于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此前出台不少加强民企融资的举措。此次资本市场为发行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开通绿色通道,拓宽疫情防控相关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直面疫情影响,资本市场不断加码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强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支撑,缓解了企业流动性压力,凸显定向精准帮扶作用。
监管部门开启绿色通道
为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优势与担当,监管部门开启绿色通道,助力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始于2月初。
2月1日,央行、证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指出,对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疫情防控以及疫情较重地区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的金融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公司信用类债券建立注册发行绿色通道。同日,中国基金业协会表示,针对参与抗击疫情所需的医药卫生类的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备案申请,提供办理私募基金产品备案的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的设置简化了流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节约企业成本。疫情之下,绿色通道让资本市场融资意义凸显。监管部门将进一步通过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影响。截至2月13日,已有九州通、兴业证券、蓝帆医疗、东阳光、凯伦股份等5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发行或拟发行疫情防控债,合计发行规模接近50亿元。
疫情时期,资本市场有能力也有责任为企业直接融资提供支撑。另外,疫情防控债资金流向更为明晰,可以更直接的用于企业的具体防疫活动,可以更有力地支持此次疫情防控,以及正常生产经营的恢复。
抗“疫”金融产品加速落地
绿色通道开启后,资本市场快速反应,抗“疫”主题金融产品加速落地。
优先为疫情严重地区相关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交易所对注册地在湖北等疫情严重省(区、市)的企业及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建立发行服务绿色通道,优化工作流程,对申请材料展开快速审核。
2月4日,武汉车都四水共治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绿色项目收益公司债获深交所无异议函,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湖北省首单获批的创新品种公司债券项目。当代明诚于2月5日收到上交所出具的无异议函,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6亿元的公司债券。2月7日,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非公开发行战疫专项公司债券在深交所成功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广西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医院及物资厂房建设等。
绿色通道拓宽了相关主体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改善了融资环境。未来一段时间内受疫情影响企业的债券注册、申报以及发行数量会增多。
多渠道助力直接融资
在资本市场抗击疫情过程中,直接融资支持将起到精准帮扶作用,有利于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目前,监管部门、各地方政府已行动起来,助力市场主体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优先为疫情严重地区相关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直接融资服务。证监会将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机制功能,例如就股票质押融资、融资融券等业务,对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作了特殊的政策安排等。
各地方政府积极行动,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北京市出台的《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推进拟上市公司IPO、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申请精选层辅导验收工作,采取非现场等灵活高效方式进行辅导验收。
上海市政府制定发布的《关于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到,拓宽疫情防控相关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鼓励与疫情防控相关的科技创新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转发国家相关部门通知,积极支持上市公司、挂牌公司、债券发行人利用绿色通道机制,开展直接融资,募集资金用于疫情防控的产品生产和服务。
由于抵押物受限以及自身发展风险等因素,中小企业想要获得间接融资并不容易,而直接融资支持将在金融服务抗击疫情期间起到精准帮扶作用,债券融资作为重要的补充流动性的渠道,上市公司通过发行短期疫情防控债券,有利于补充现金流,缓解企业停工、产业链不顺畅等带来的流动性冲击,进而为稳投资、稳就业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