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野味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20-02-28 03:24:00

2744!
截至2月26日24时,尽管全国上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予以挽救,因新冠肺炎仍已有2700多人离世。这不是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何其无辜!
这已经不是“野味”第一次报复人类,千禧年后,SARS病毒、MERS病毒、埃博拉病毒,带来了一次次的灾难。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即使未有足够证据证实是病毒起源地,也是极其重要的灾难始发地。
蝙蝠身上能携带包括“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尼帕病毒”“亨德拉病毒”“MERS冠状病毒”等在内的超过100多种病毒,是真正的高致病性病毒的“蓄水池”。蝙蝠作为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使很多野生动物成为了病毒的中间宿主。果子狸很容易成为非典等病毒传播中间宿主,野生土拨鼠带有鼠疫病毒,穿山甲体内携带弓形虫、肺吸虫等,刺猬携带众多可严重损伤眼睛、皮下组织、大脑的体内寄生虫,浣熊是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野生蛇携带的寄生虫可致腹膜炎、败血症,野猪携带的蛔虫、线虫、人体旋毛虫等可损伤肠胃、大脑等多个脏器。
然而,“食野味”屡禁不止。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以湖北武汉为中心迅速向全国蔓延,1月23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封城,关闭离汉通道,举国抗疫。然而就在当天,一个名为“养殖珍禽和种植水产交易服务”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一段视频,旁白“2020年1月23日,凌晨,河麂子,又是一车,欢迎订货!”视频中一只河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蜷缩在铁笼里,充满恐惧。发布者称,这一批有100多只。这名发布者兜售的野生动物,包括野猪、鹿、大雁、河麂、鳄鱼等,并不断强调“活杀”“新鲜”“纯野生”,以吸引野味食客下单。2月12日,通江县森林公安局逮捕并立案侦查铁溪镇村民毛某林、毛某玉捕获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鹰一案,突击捣毁诺水河镇玉皇坝村4社一家贩卖野生动物窝点,现场查获野兔19只、野猪肉90余斤,娃娃鱼(大鲵)2只。
大食野味频频发生原因之一在于满足欲望与虚荣。大食野味的人不仅自己下口,甚至当做高端礼物互赠,野味成为某些人群里的“高端社交”的标签,野味越奇,越稀缺,身份越高。原因之二在于某些地域陋习。不少地区历年来有“吃什么补什么”“吃什么养什么”“吃什么治什么”的传言,以至于不少人选择用吃野味的方式补身体或者致病,如诸如吃猫能提振精神、吃蛇能强健身体、吃鼠能美发生发等。原因之三则认为先祖生吃野味没有问题,那现代人类吃野味也不会有问题。实际上古人们的消化系统与现代人有所差别,远古人类吃草吃肉,消化系统十分的强大。但随着火种的出现,消化系统在逐渐的退化。如今现代人的消化系统已经比很多动物都要弱了。同时受限于交通,古人的交流远比如今要弱,即便感染疫情,多数在尚未来得及传播时便已发作离世,疫情不会出现大范围传播。即便如此,历史上也常出现大型流行性病毒事件,如中国人熟悉的“1910年东北鼠疫”,几个猎人抓到几只土拨鼠到旅店住宿,其中有2人第二天早上身亡,症状是“口流黑血”。这2人是死于鼠疫病毒,很快以满洲里为辐射点,整个东北陷入鼠疫大流行。
远离野味,从“管住嘴”正确引导社会观念控制食野味做起,从“迈开腿”法制保护并禁食野生动物做起。将野味当做特色资源包装成一种畸形的饮食文化,本身就是文明的倒退,是必须要摒弃的粗放低俗的生活观。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为导向,扩大法律调整范围,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对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要在现行法律基础上加重处罚,以体现更加严格的管理和严厉打击。
短短17年,相似的疫情在国内发生了两次,对被无妄牵连受害的受灾病人是重大的伤害,对正在发展的中国经济也是重大的伤害。事不过三,希望爱好野味的人们张嘴之前好好反思,希望捕杀者放野生动物回归自然,让人类与野生动物两不相欺,和平共处,希望禁野执法者严惩重罚,全过程打击,将食野行为扼杀于摇篮中。

版权所有:潍坊市新经济研究会 鲁ICP备19062799号-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云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