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年,继二胎政策后,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表示要开放三胎政策。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那放开三胎,对楼市是利空还是利好呢?
我们知道,影响楼市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口,放开三胎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人口数量,那结果会不会增加人口呢?从放开二胎的效果来看,除了政策刚执行时候的释放效应,随后的生育率是持续下降。而从国际经验来看,放眼世界,中国并不是唯一出现这种情况的国家。在几十年以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就早已经出现了这类问题。当一个社会进入到富裕阶段之后,养孩子的成本就会随之水涨船高,人们的生育率就会开始降低。
为什么现在的人不愿意生孩子?
高昂的育儿成本,就是最好的避孕药。
第一,养育孩子的压力在迅速攀升。网上流传着一个社科院统计的数据,说养育孩子从0~16岁,平均每个家庭要花费25万元,也就是每年1.6万元,但经过网友调查,这一数据是在2006年出现的,是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徐安琪的一份报告中统计的,但从现在看,这份报告显然已经不符合目前的环境,首先,现在已经是2021年了,物价水平相较于14年前上涨了好几倍,并且,现在孩子的花费不光是在奶粉,服装上,还有教育,在好学校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父母必须花大笔钱给孩子报补习班,艺术班,有的还要购买学区房,一系列花费下来,普通家庭已经是捉襟见肘,如果要生3个孩子,每一个都这么培养的话,可能很多家庭还要面临债台高筑的窘境。
第二,婚房压力非常大。理想情况下人口越多,住房需求越高,但是现实中,人口多、住房需求大,有能力买房的家庭却不多,特别是孩子多的时候,结婚的时候,家里要准备一套以上的婚房,而如今一线城市房价已基本上在均价5万-10万居多。普通工薪阶层收入只有几千元,如何承担抚养孩子和家庭开支的重担呢?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平均房价为9310元/平方米,这意味着买一套100平的房子,一套下来至少100万打底。按照平均房价来计算,买房的压力就很大了,更毋论按照各大城市的实际房价来算,年轻人的买房压力恐怕会更大。比如北京现在均价是6万/平,买一套90平的房子,则至少需要550万。没房子的年轻人,为了能“上车”,一次掏空六个钱包,买了房以后,又要为欠款而时刻烦忧,生活的压力已然像一块巨石,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要是坚持不买呢,又被时刻上涨的房价所折磨。这种压力,自己承受已然是相当痛苦,如果再加上养孩子的成本,更是让年轻人“猝不及防”了。
可以预见的是,即便放开三胎,也很难阻挡生育率一年比一年低的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对于楼市来说,是利空三四线城市楼市,利好一二线城市,并利好租房市场。
因为在少生的情况下,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和环境,年轻夫妻更愿意留在大城市,因此人口会进一步聚集到大城市。这就造成了二三线城市人口持续减少,缺乏人口支撑的三四线城市就会进入下半场,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叠加到来,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房子反倒会成为人们的负担。
目前我国人均住宅是1.1套,总数已经超过14亿套,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住宅的供应却不断增加,未来的人均套数还会继续增高,进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空置房,同时也增加了房产持有的成本。
而北上广深这种人口持续流入的大城市,相对来讲,房价仍会保持稳定,并且甚至稳中有涨,
造成一线城市楼市利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卷,因为当大家都涌入大城市的时候,大城市的资源几乎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香港、首尔这些城市的例子活生生摆在我们面前。因为有限的资源,导致大家拼命的抢夺房屋等优质资产,一步步的推高房价。而高房价又会让年轻人非常痛苦。
根据机构测算,2019年北京、上海和深圳中心城区房价分别为21846美元/㎡、20315美元/㎡和19069美元/㎡,超越伦敦、新加坡、纽约等发达城市,位列2、3、4名,仅次于香港。欧美国家房地和土地属于永久产权,而北上广深等城市,花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房子附加土地70年使用权。在不断飙升的房价下,当代年轻人的居住品质以及生活状态深受影响。
那买不起怎么办?因此租房市场将在很大程度上替代我国的传统买房观念,这里的有房是指通过购买,拿着大红本的房子。如果说在三胎放开后,很多家庭负担不起孩子买房的问题,年轻人依靠自己的工资又买不起房后,大家可能会开始慢慢走向租房生活,随着这一波风向带动下,未来楼市的买房模式或将变为租房模式,那么,放宽3胎后,带动的应该是租房市场,而不是买房市场了。
最后,想对近期的躺平和内卷话题发表看法。底层躺平,是因为有人一出生就躺赢。底层内卷,是因为有人占有了过多社会资源。底层鸡娃,是因为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这些热议话题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制度出了问题,穷二代和富二代阶层固化,导致通过个人奋斗实现阶层跃升的难度增大。这些流行的民众焦虑,根本上应该通过改革解决,比如稳房价、新房改、征收房产税遗产税、抑制特权、推动法治、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实现平等的公民社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