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益下的信任,谁来监管?

发布时间:2019-12-25 08:06:49


近年来网上兴起的轻松筹、水滴筹等公益项目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由于国民商业保险意识暂且匮乏,当重疾来临,大多数家庭都会束手无策,轻松筹、水滴筹可以将患者信息发布网上,公众可以采用互联网这种新的形势奉献自己的爱心。
但是最近刚刚拿到“脱贫攻坚杰出贡献伙伴”称号的互联网筹款平台水滴筹,再次遇到了信任危机。
2019年11月30日,梨视频发布了《卧底水滴筹:医院扫楼,筹款每单提成》的视频,引发网民对网络筹款的热议,水滴筹也立刻回应,已经成立紧急工作小组,对相关情况组织排查,严厉整顿违规行为。
根据梨视频《卧底水滴筹:医院扫楼,筹款每单提成》报道,“水滴筹”在宁波、郑州、成都等四十多个城市派驻筹款顾问地推员,挨个病房进行询问,是否需要筹款。这些筹款顾问有的是全职有的是兼职,他们对于病患家庭不进行任何调查询问就直接帮患者把信息上传网络,帮助患者筹集善款,据称他们每单提成150元,有的筹款顾问更是轻松过万。 
今年6月,有媒体就表示,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表示,水滴筹在线下有300多个片区经理,管理的1.6万多个志愿者覆盖了中国400-500个城市。“每个月都有指标。”一位众筹平台天津招聘人士彼时表示,拿到6000元绩效每个月需要促成20个人在平台上发起筹钱。更早时的3月29日湖北某医院护士表示,水滴筹地推人员不分时段,不分科室地给每个住院患者推销水滴筹业务,已严重影响了医院工作秩序。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关键在于水滴筹公司是公益的还是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水滴筹发言人王莹解释“我们平台并不是公益组织,但我们坚持为有需要的困难患者提供免费的服务,这其实是我们一家商业公司在积极承担社会价值的体现。” 
水滴筹初衷是帮助那些罹患重疾,走投无路,但又不会使用互联网的家庭把情况上传至网络,筹集善款,水滴筹及筹集的善款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水滴筹真正发挥了收集公众爱心捐献,中转的平台作用。但是,近两年水滴筹监管漏洞频发,时而爆出“诈捐门”,让就脆弱敏感的公众信任遭遇“釜底抽薪”式的打击。今年5月7日,德云社相声演员吴帅(艺名吴鹤臣)突发脑出血住院救治,其家人为其在众筹平台“水滴筹”上发起筹款,金额为100万元。然而网友发现,吴家经济状况较好,在北京有两套房产、一辆车,却在众筹时还勾选了“贫困户”标签。
“同情患者是一方面,但是大家更重要的是信任这个平台。”一位爱心捐献者表示。水滴筹对外回应时表示:审核信息没有界定“有车有房就完全不能发起筹款”,平台“没有资格去审核发起人的车产和房产”。这样的解释再度引发网友质疑:“平台没有资格去审核发起人的资产,如何保证爱心用在了该用的地方?”,看来合适的第三方介入进行监管,才能更好的发挥利用公众的善心,使善款真正送到确实需要它们的人手上。 
水滴筹的存在本是为了帮助那些走投无路的人,但是这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形式,每一单提成的成功,是对民众善意的消解,更是对信任与托福的严重伤害。
 
作者系潍坊市新经济研究会政策研究员   张振华

版权所有:潍坊市新经济研究会 鲁ICP备19062799号-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云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