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用双赢思维继续推动经贸关系发展

发布时间:2020-02-24 11:44:56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将自2020年3月2日起,在一定期限内不再加征我对美301措施反制关税,支持企业基于商业考虑从美国进口商品。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负责人表示,中方希望,双方能够遵守协议约定,努力落实好协议内容,增强市场信心,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下一步调整主要取决于中美经贸形势发展变化。中方希望,与美方一道朝着最终取消全部加征关税的方向努力。
美国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表示,“中国正在削减关税,这意味着我们将迎来潜在的出口繁荣。”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中美要用双赢、多赢的思维继续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发展。
减少贸易摩擦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已持续了近两年时间。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3.73万亿元,下降了10.7%,美国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呼吁加强商业联系。这种做法得到了以财政部长史蒂文·T·马努钦(Steven T.Mnuchin)为首的“挺贸易派”的支持,这一派主张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保持密切联系。而另一派则是主张两国经济脱钩的“国家安全派”。
作为GDP占全世界近40%的两大经济体,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比摩擦好,对话比对抗好。2020年1月15日,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美国商界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有利于缓和经贸摩擦,稳定双边关系,为美中贸易带来更多确定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淼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2月1日和自3月2日以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两次主动调低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这体现了中国用实际行动来推进贸易全球化,切实履行中美经贸协议,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内容体现了中国开放的诚意。下调关税对企业和消费者都有直接的好处。对国内企业来讲,可以起到降成本的作用。如果进口更多的是消费品,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降低物价,同时提升企业利润和居民幸福的获得感。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田志伟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贸易摩擦很多时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中国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是为应对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无奈之举,虽然会伤害美国企业利益,从而对美国政府施压,起到迫使美国政府不继续出台伤害中国利益政策的目的,但由于中国企业从美国采购的商品很多在其他国家没有替代品,或替代品价格过高,因此,对美国商品征税也伤害到中国企业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支持中国企业基于商业考虑从美国进口商品,这项政策的出台有利于解决必须从美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因贸易摩擦而成本暴增,影响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问题。这对中国企业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减少了贸易摩擦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切实履行协议,获得双赢和多赢结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如果继续加征关税,从美国进口的货物就缺少竞争力,所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是在履约。而确保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内容履行好,关键还在于美国。目前难以确定美国未来一定不会出限制措施,所以中国企业做生意要确保执行较快。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切实履行中美贸易协议的关键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比如知识产权。需要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激励、保护和法治,这需要时间和过程。而且要切实履行协议,获得双赢和多赢的结果。
张燕生表示,双方从本国利益优先出发,排除那些可能会对本国利益带来损害的产品征税目录,这对中国企业是一个豁免关税损失的机遇。美国不会排除的是对那些美国企业、欧洲企业、日韩企业加征25%的关税率,这些企业在华生产高技术产品然后出口到美国市场,如500亿美元输美产品占比60%的外资企业,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占比50%的外资企业,加征关税率25%排除和减免都有限。这涉及美国政府要把全球供应链打出中国去。而美国会排除或减掉的是中国企业输美产品出口,如3000亿美元加征的关税率,其中一半减免,另一半从15%降低到7.5%。原因在于中国企业生产并输美产品,创造的消费者剩余最大,美国消费者获得福利最多,比如圣诞礼物。中国也同样,来源于美国的进口是不可替代的会排除或减免,征税等于征自己。
余淼杰表示,中美经贸协议中强调双方的义务是对等的,中国要降低关税、扩大进口,美国也应该拿出相应措施,逐步取消对中国出口品的高关税。下一步,中方愿意扩大进口,一年之内是1000亿美元的产品,两年总共2000亿美元的产品,包括四五百亿美元的农产品,也包括其他非农产品,主要是工业产品。如何使国内企业扩大进口?最重要的是坚持市场化原则。企业如果愿意买的话就去买。但如果企业根据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不愿意购买美国产品,愿意购买其他国家的产品,那也是市场化的行为。
保证中美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据外媒报道,有迹象表明,相互指责会深刻影响国际间的合作,从贸易到安全再到科学研究以及两国的民意。尽管与中国展开了一场破坏性的贸易摩擦,但特朗普倾向于站在马努钦领导的“挺贸易派”一边。有更多评论称,“中美两国之间需要增强互信,而不是让信任减少。”
香港菁英会荣誉主席、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措施肯定有正面影响。中美两国固然有竞争,但还有互补,互相有需求关系。比如,中国制造的大部分产品,美国自己是没法生产的,如果加征关税,其实是消费者受害。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国有粮食等需求。最难的还是科技合作方面。
在洪为民看来,对于华为等公司的打压是没有必要的,美国如果能进一步在这方面松手的话,相信对于释放善意是有帮助的。科技只有透过互相合作才能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两个大国之间首先要保持沟通渠道的顺畅,双方都应该用双赢的思维,不能说一方赢一方输,这样的话才能保持长期可持续的关系。履行好中美经贸第一阶段协议是应有之义,但实际上是很小范围的协议,希望中美关系不要再恶化,双方都释放善意,然后再看是否能进一步扩大双方的合作。
田志伟表示,中国政府不仅需要严格遵循中美经贸协议中的相关规定,更重要的是总结中美经贸摩擦中的经济教训,找到中国经济的核心薄弱环节,打造中国自身的产业体系,保证在核心环节不再受制于人。美国政府的核心还是要认真遵守经贸协议,保证中美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版权所有:潍坊市新经济研究会 鲁ICP备19062799号-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云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