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
回归现实,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多少呢?据官方数据:2017年占比2.69%,2018年占比4.47%,2019年1-10月占比4.59%。可以明显看出国内新能源新车销量处于迟迟低迷状态,那这种“低迷”状态的背后原因是什么?能完成2025年占比25%左右的“捷径”在哪里?
新能源汽车近年销量低下为哪般?
1.技术水平不足以支撑大众出行的需求。新能源汽车能否让消费者认可,其价格、质量、使用便利性及使用成本都是关键因素。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令人担忧,储电量受低温、速度影响较大,况且我国南北温差较大,这也导致目前新能源汽车南北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其次,充电设施布局不完善,很多城市“一桩难求”的囧像高频发生。
2.政府补贴退坡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今年3月底迎来调整,补贴退坡力度在加大,2019年补贴标准在2018年基础上平均退坡50%,至2020年底前退坡到位,而到6月底,3个月的过渡期结束。政策退坡间接加紧消费者的承受力。同时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国民消费水平整体降低,汽车消费数量急剧下降。
3.新能源汽车保值率低,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2019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近三年主流新能源汽车平均保值率仅为32.31%,大大低于传统燃油车。从纯电动汽车的1年保值率看,除了特斯拉超60%,其余车型的保值率普遍偏低。在消费者换车频率增大的背景,保值率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参考因素。
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加力提升?
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加力提升?
1.加大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必须要逐步宣贯引导人类倡行绿色出行理念,积极自发践行绿色生活的理念和方式。同时,政府要整合产业布局发展的条件,综合补贴、奖励、置换等方面优惠政策,在过渡期内引导人们做好传统燃料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更新换代。
2.加大技术难题攻关力度。产品的普及关键在品质,新能源汽车品质的提升关键在电池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的突破,在技术突破的同时要结合中国南北方地区气温差异和人文习惯差别,真正做到一种人性化的高效陪伴,逐步改变人们出行习惯。
3.注重同区域内大团体的先行先试和充电设施规划建设。例如深圳公交全部电动化、太原出租车电动化,像这样大团体的先行先试势必会对当地市民的效仿起到引导作用。同时充电设施的布局规划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同步协调,努力做好区域设施规划和长途出行设施规划的同步协调。
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是中国的大国担当,新生事物的普及必先遇到不可估量的曲折,相信在我们创新能力高超的科研团队共同努力下,绿色出行会很快成为我们必不或缺的出行方式。
作者:潍坊市新经济研究会政策研究员 董祥